12月29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产品在安徽蚌埠成功下线,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实现了“中国制造”。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2023年至2028年,预计IT产品AMOLED面板出货年复合增长率达56%,车载显示AMOLED面板出货年复合增长率达49%,AMOLED将进一步提升中尺寸增量市场份额。目前,AMOLED全球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渗透率持续提升,从智能手机领域向平板、笔电、车载显示面板等领域不断渗透。
8.6代OLED玻璃基板在OLED领域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呢?有报道称,8.6代OLED玻璃基板是OLED面板的“心脏”,没有它,OLED面板就如同失去了生命力,不仅承载着OLED面板的显示功能,更是决定显示效果的关键。此次,中国自主研发的8.6代OLED玻璃基板,以其超薄、高强度、高透明度的特性,将为OLED面板的性能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8.6代OLED玻璃基板如此重要,自然吸引了众多公司布局。目前京东方、三星、维信诺等众多公司在积极研发OLED技术。三星将其 8.6 代IT OLED 面板的量产计划提前至 2025 年底,试图在市场上抢占先机。京东方成都8.6代生产线也在加速建设,维信诺的合肥国显举行了第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活动。
与其它技术一样,虽然8.6代OLED玻璃基板在产业发展中具备重要作用,但想要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良率,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突破。
首当其冲的就是蒸镀技术,现有的蒸镀机技术主要是基于6代线规格设计,机台尺寸较小,难以直接满足8.6代线全尺寸基板的蒸镀需求。这就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先将 8.6 代线基板切割成 6 代线蒸镀机台尺寸适用的产品来进行蒸镀,如此一来,生产工序增加,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另外,水平蒸镀存在 “重力下垂” 的技术瓶颈,由于重力作用,使用该技术精密金属掩膜板中间与边缘会产生一定偏移量,且尺寸越大偏移越明显,而使用垂直蒸镀技术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目前却尚无量产案例。
其次是材料适配,随着面板尺寸增大到8.6 代,对发光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发光材料需要具备更高的发光效率、寿命和色彩均匀性,但目前发光材料无法完全满足需求。除此之外,电极材料、封装材料等也需要与 8.6 代 OLED 面板的生产工艺和性能要求相适配。
第三是工艺集成与精度控制,8.6 代OLED面板产线涉及多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包括光刻、蚀刻、镀膜、封装等,各工艺之间的衔接和协同难度较大。此外,对像素尺寸、电极间距、膜层厚度等参数的精度控制要求极高。
第四是产品检测与修复技术,8.6代OLED面板面积大、像素数量多,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大尺寸面板的检测需求,需要开发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检测设备和算法。
最后是激光剥离工艺,目前激光剥离技术是生产柔性 OLED 屏的关键工艺之一,旨在从玻璃载体上剥离用作基板的PI薄膜。然而,随着面板尺寸的增大,激光剥离的难度也相应增加,8.6 代OLED面板尺寸较大,激光能量的均匀度更难控制。
据介绍,此次新发布的8.6代OLED玻璃基板预计将在智能手机、电视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例如,在智能手机领域,通过高分辨率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消费者将能享受更细腻的图像质量,而在电视和显示器中,超高对比度的表现将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随着AI应用的逐步落地,AI绘画的工具与框架正在快速发展。许多AI绘画软件现已支持高分辨率图像生成,如果能够与新一代OLED显示技术完美结合,将带来更加生动和真实的视觉效果。在环保方面,由于不需要传统LCD的背光源,OLED面板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显著降低,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