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证监会IPO辅导公示系统显示,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粤芯半导体)向广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粤芯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23.66亿元,总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广东省首个实现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公司业务涵盖了12英寸混合信号、高压显示驱动、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功率分立器件(包括MOSF-ET、IGBT)等在内的晶圆代工服务,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与分立器件的市场需求。
从发展历程来看,粤芯半导体由广州市金誉集团、半导体专家团队等共同投资设立。2017年,金誉集团创始人李永喜得知来自新加坡的陈卫博士正带着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和团队,谋求在广州落地。同怀科技兴国的宏志、产业报国的梦想,两个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件大事,
而同芯片设计相比,芯片制造业烧钱的速度更快。粤芯半导体项目落地后,不只是李永喜跟投支持,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加盟。
天眼查数据显示,粤芯半导体创立至今已经完成四轮融资,包括数十亿的A轮融资和45亿的B轮融资,背后投资方中包括广州产投、广汽、上汽、北汽、盈科资本、新鼎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华登国际、兰璞创投等。
股权结构方面,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粤芯半导体无控股股东。据天眼查信息,粤芯半导体有46位股东,其中广州誉芯众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88%,为第一大股东,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1.29%,广州科学城持股9.82%。
粤芯半导体是一家以市场资本驱动、政府政策推动的广东省本土自主创新企业。资料显示,粤芯半导体从消费级芯片起步,延伸发展至工业级和车规级芯片,坐拥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并拥有目前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产能最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被称为“广州第一芯”。据报道,粤芯半导体的诞生,彻底改写了广州缺“芯”的历史,也实现了广东省、广州市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从0到1”的跨越。
据广东科技杂志报道,粤芯半导体表示,公司成立以来,我们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产品线最丰富、体制机制最具创新活力的模拟芯片制造企业”的战略定位而不懈努力奋斗。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身为“链主”企业的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链主”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助力广东集成电路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方面,积极协助政府完善产业政策。粤芯半导体作为广东省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拓荒牛”,一直积极协助政府完善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具体特征精准匹配政策,助力形成长效的“政策-产业”互补提升机制。目前,粤芯半导体已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制订了《广东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意见》《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职称评定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另一方面,协同省内外创新资源共克技术难关。在横向上,粤芯半导体联合省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破解产业链上的技术难题。如粤芯半导体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等单位在集成电路产学研合作、前沿技术创新方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纵向上,粤芯半导体以产品研发为纽带,不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与深度绑定。比如粤芯半导体依托优势工艺平台和技术,牵头组织开展政府部门委托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引领带动产业链上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专长开展协同攻关,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中试,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采用定制化代工的运营策略,加强与终端应用企业合作,在工业和汽车行业实现双向赋能;联合广汽研究院和广汽资本共同成立国产车载芯片智造协同培育平台,解决汽车产业的“缺芯”难题。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