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2nm“被跑单”,英伟达、高通欲转投三星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1-03 16:49
台积电
芯片制造
生成海报
由于台积电2nm价格过高且产能有限,英伟达、高通已经开始考虑采用三星生产的2nm芯片。

据报道,由于台积电2nm价格过高,加上目前产能有限,英伟达、高通则已经开始考虑采用三星生产的2nm芯片。

目前,台积电已在新竹宝山工厂开始了2nm工艺的试产工作,初期良率是60%,这意味着有将近40%的晶圆无法使用,每片晶圆的代工报价可能高达3万美元,而此前3nm晶圆的价格大约在1.85万至2万美元之间。如此高昂的价格,让英伟达和高通都犹豫了,据悉目前高通正在使用三星电子的2nm工艺做测试,但尚未最终敲定是否会将订单交给三星代工

据悉,台积电N2工艺将于2025年进入风险生产,并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大批量生产;性能增强型N2P和电压增强型N2X将于2026年问世。

台积电第一座2nm工艺工厂位于新竹县宝山附近,毗邻其专门为开发N2技术及其后续技术而建的R1研发中心,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批量生产(HVM)2nm芯片,初期产能计划为每月3000至3500片,预估到2026年底月产能将达6~6.5万片。第二座能够生产N2芯片的制造厂将位于高雄科学园区,该园区是高雄附近南台湾科学园区的一部分,HVM启动时间预计稍晚一些,2025年底月产能可能会达2.5万至3万片,2026年底或2027年初同样提升至 6 万至 6.5 万片。两者相加,台积电2nm总月产能预估将在2025年底突破5万片,2026年底将达每月12-13万片。

此外,台积电正在努力扩能,在台中科学园区建造另一座具有N2能力的工厂。

2nm,三星电子会是个好选择吗?

三星电子2nm工艺仍然采用了GAAFET晶体管技术,并进一步优化了MBCFET架构。与其它厂商相比,三星电子2nm工艺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在此,在3nm GAA MBCFET技术的最新进展,将为他们的2nm提供参考。此前,三星电子表示将于2025 年开始量产用于移动应用的2nm工艺,然后在2026年扩展到高性能计算,并在2027年扩展到汽车领域。与 3nm工艺相比,2nm工艺性能提升12%,功率效率提升 25%,面积减少 5%。

放弃台积电,在2nm转投三星电子会是个好选择吗?这个问题现在还无法回答,毕竟三星电子在3nm领域折戟了,此前有媒体报道,三星电子第一、二代3nm工艺良率很低。三星电子内部设定的量产良品率最低标准为70%,而第一代3GAE的良品率仅能达到50-60%,因此还无法进行大规模量产。而第二代3GAP的情况更为糟糕,其良品率仅为20%,意味着每生产5颗芯片中,只有1颗是完好的。

除了良率问题,三星电子还要考虑性能功耗的问题。毕竟,此前三星电子曾出现过代工翻车的事情。当时由于三星电子的5nm工艺结合Arm的X1超大核心功耗过高,导致高通骁龙888芯片出现了过热问题。因此从骁龙8+ Gen1开始,高通骁龙8系平台转投台积电。

目前三星电子2nm芯片收获了一些订单,2024年7月,三星电子确认首份2nm芯片订单,将使用2nm代工工艺和先进的芯片封装服务来为日本人工智能公司PFN制造人工智能芯片;9月,有消息称三星电子又收获了一份2nm订单,将为美国企业Ambarella生产ADAS芯片,相关产品预计于2025年流片,计划2026年量产。

但值得关注的是,三星电子2nm目前还没有收获类似英伟达、高通这样的顶级客户。

在量产进度方面,目前三星电子正在加快推动2nm生产设施的建设,已经在韩国华城的“S3”工厂进行设备的安装,着力搭建2nm生产线。并且,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计划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每月生产7000片晶圆的规模。到了2025年底,三星计划将“S3”工厂的剩余3nm生产线转为2nm生产线,以进一步扩大产能。

除此之外,三星电子获得了美国47.45亿美元芯片补贴,将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投资370亿美元建设两座先进制程工厂,专注量产2nm制程技术。

“双代工”模式会成为主流吗?

2023年,高通就在考虑双代工厂策略,原本计划在2024年就执行,但是由于三星3nm产能扩张计划趋于保守,加上良品率并不稳定,最终让该计划延后执行。

这一策略反映出半导体公司在产业链中的深层思考,单一制造商的依赖,虽能获得短期的低成本与稳定供货,但数字经济日益复杂的环境下,这种模式极易导致企业在芯片供给不足时陷入困境。

在追求降本增效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安全。从长远来看,加强供应链的韧性与多元化,无疑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技企业可以借此推动技术合作,降低风险与成本,通过与不同的技术供应商合作,寻求更安全的资源保障。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