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中微电子周五(18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创办人、董事长兼执行长尹志尧已放弃美籍,恢复中国籍。尹志尧是半导体产业资深人士,曾任职美商应材(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和英特尔工作,在中微半导体2022 年、2021 年和2020 年的年度报告中,被认定为美国公民,2023 年年报则没有揭露尹志尧的国籍。报导认为,现年81 岁的尹志尧变更国籍,刚好是在全球2大经济体科技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美中半导体供应链日益分化的最新迹象。
去年,中微电子2名美籍高管倪图强和杨伟辞去「核心技术人员」职务。当时,中微电子声称,他们的离职不会对公司的研发进度、营运能力或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月17日,中微公司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超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微公司)拟增资并引入新股东。
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在不到半年内,第二次对超微公司进行增资。
超微公司系中微公司去年新投资成立的公司,计划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中微公司称,电子束检测设备是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工艺过程良率控制的关键设备,对我国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是我国的短板之一,亟待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11月,超微公司成立。
去年底,中微公司公告称,其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和嘉兴众阖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众阖合伙)拟以增资750万元的方式投资超微公司。其中尹志尧增资250万元,众阖合伙增资500万元。在此次增资中,中微公司放弃优先增资权。
上述增资完成后,超微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目前,超微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微公司持股51%;嘉兴聚微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0%;众阖合伙持股10%;BEAMVISIONPTE.LTD.(以下简称BEAMVISION)持股9%;尹志尧持股5%;JUJIN(靳巨)持股5%。
4月17日,中微公司公告称,超微公司拟增资并引入新股东,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为1.6亿元。
此次增资超微公司,中微公司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5000万元;众阖合伙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1312万元;尹志尧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1000万元;BEAMVISION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653万元。
同时,超微公司拟新引入自然人股东陈伟文、嘉兴明湖芯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嘉兴湖光同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资及相应的股权激励完成后,中微公司对超微公司的持股将下降至47.2%。
中微公司称,本次增资后,尹志尧、陈伟文、众阖合伙将与中微公司签订《表决权委托协议》,尹志尧、陈伟文、众阖合伙拟将其在超微公司所持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中微公司,确保中微公司在本次增资后仍对超微公司享有控制权。
“尹志尧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其深厚的技术造诣、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能够为超微公司在战略规划的指引、技术研发方向的把控、市场趋势的预测以及合作伙伴的拓展等方面提供高瞻远瞩的指导意见。”中微公司称。
值得一提的是,超微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1元/注册资本的价格授予靳巨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1500万元的股权。
据中微公司公告,靳巨目前系中微公司资深副总裁,副总经理,检测事业部总经理。
17日,中微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刻蚀设备贡献超72亿元,同比增长54.7%,稳居国产刻蚀设备龙头。公司净利润约16.16 亿元,同比下滑9.5%,主要受研发投入激增影响(研发费用24.5亿元,同比增长94.3%),但扣非净利润约13.88亿元,增长16.5%。
中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尹志尧提到,2024年人均销售超过了400万元,达到了设备产业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数据在2022年为人均销售350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CCP(电容性耦合的等离子体源)刻蚀设备生产付运超过1200反应台,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量超过4000反应台,连续十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大于30%。另外,CCP双台机目前已有近60个反应台在国际最先进的逻辑产线上量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5 纳米及更先进的生产线上。此外,在产品进入市场验证后一年时间,生产线所用的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出货量已突破150多个反应台,2024年得到约 4.76 亿元批量订单,并在2024年实现首台销售,全年设备销售约1.56亿元。
据中微公司2024年财报表述,量检测设备市场增长速度很快,主要分为光学量检测设备和电子束量检测设备,已成为占半导体前道设备总市场约13%的第四大设备门类。公司将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对多门类量检测设备的市场参与和覆盖。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